第一百四十六章:朝堂很单纯,复杂的是人,礼部尚书哭了 (第3/7页)
索性不如搞个巡查,让下面四个商会当上巡查,以小管大,这些商会平日里就没有勾心斗角?排名第八的不想干掉前面的商会? 肯定想啊。 那许清宵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相斗。 最好是狗咬狗一嘴毛,斗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出面,洗个牌,重新安插自己的亲信,到时候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 别觉得许清宵玩脏的,这也是这帮商人先脏起来的。 许清宵完全是被迫。 而顾言听完许清宵这么一说,不得不赞叹一声啊。 “守仁,你这心思,当真缜密恐怖,落一字而观全局,这一点,老夫都不如你啊。” 顾言忍不住开口,这句话是由心而言。 压根就没有半点吹捧的意思。 “顾大人言重了,这个计划是我想出来的,所以缜密一些也正常,如若是您想出来的,估计更加缜密了。” “不过顾大人也别只是夸,没事的时候挑挑刺,找一下不合理的地方在何处,也好做到完美。” 许清宵不接受夸赞,他反而希望顾言挑挑刺,免得出什么错乱。 “恩,守仁,你有这个想法,老夫这回是真心愿辅佐你成为户部尚书了。” “老夫的确觉得有个地方不妥,就是各大书院优先录取。” “这个录取之法,我怕会引来民怨啊。” “虽说这些商人,的确有银子请来儒者教学,可明目张胆的优先,实实在在有些不好。” 顾言开口,这般说道。 而许清宵点了点头,而后道。 “这样,顾大人,稍微改一改,限制名额,将书院划分,越好的书院,名额越少,比如说四大书院,一年就额外开放十个优先录取名额。” “从商人后代中选出十个最好的,降低一下百姓心中的怨气,不过如若百姓真闹大了,我还有一个办法。” 许清宵出声。 稍稍修改一下,毕竟自己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想什么都是十全十美的,顾言说的一点没错。 这优先录取,对百姓很不公平,会激发民怨。 修改一下名额,降低一下影响,同时许清宵还有一个大杀招没有用出来。 “什么办法?” 顾言好奇了,他其实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毕竟一旦激起民怨可不是小事,朝堂还好说,那帮老匹夫,随便给个几百万两就能打发了。 可百姓不一样啊,你总不可能给百姓派钱吧?这要是派钱,一百万万两都不够。 “九年义务教育。” 许清宵缓缓开口。 说出自己的大杀招。 “哈?九年义务教育?” 顾言这回有点听不明白了。 许清宵起身,看向顾言,随后解释道。 “凡大魏子民后代,满六岁者,可享受九年免费私塾教育。” 许清宵开口,言语平静,但在顾言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九年义务教育? 免费读书九年?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普通百姓想要自己孩子上学,有些穷苦之地的书生,不收学费,但大部分的私塾都是收费,一年五两银子左右。 这还要分地方,某些繁华之地,可能需要十两银子。 平均下来,一年七两左右。 大魏幼童又有多少?十万万一点都不过分吧? 一年七十万万两白银。 九年就是六百三十万万两白银啊。 大魏国库根本做不到,哪怕是恢复鼎盛时期的大魏,最高极限一年三十万两白银的收入。 也架不住你这样啊。 这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这一刻,顾言觉得许清宵很恐怖,这简直是一个疯子,他竟然有这样的想法? 可他知道的是,如若许清宵真做到了。 许清宵! 可封圣! 这不封圣谁封圣? 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书,人人有书读,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可想要做到,穷尽大魏国力也做不到。 除非你让这些教书之人,不要钱白打工,一两个月或许可能,一年两年呢?这绝对不可能。 “守仁!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你做不到,一定做不到,你千万不要乱说,这要说出去了,只怕会让天下百姓空欢喜一场啊。” 顾言开口,他告知许清宵,这个想法很不错,可还是百般叮嘱许清宵,不要说出去,一定不要说出去。 说出去了,百姓狂欢,可你做不到,这辈子就毁了。 “顾大人放心。” “我肯定不会犯傻,而且即便真要推广,也不是现在。” “还有这其中也会分阶段,先免费三年,再六年,再九年,不可能直接就免费九年。” “当然,不仅仅是大魏财务问题,更大的原因不是这个。” “算了,算了,不谈不谈,这只是一个设想罢了。” 许清宵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