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破局 (第3/4页)
这报纸上对于元祐谪臣的悲惨报道依旧继续,与涝灾报道就像是两座不断拾高的火堆,越烧越旺,很快就让门下、尚书两省的韩系官员警觉了,他们碰头短议了阵儿后就找上了韩忠彦,可到拍板的时候,却还是被韩忠彦压了下来。 “如今人心惶惶,尔等不专心救灾理政,却有闲心与一商户纠缠,真是丢尽朝廷颜面。” 不过底下的陈师锡却顶了出来,“韩相,话不可这么说,那苏进如此鼓吹新党jian邪,怕是它日煽动民众。于韩相不利啊~~” “那姓苏的偏偏这个时候把元祐的事儿翻出来,分明是蓄意煽动,韩相不可不防啊!” 韩忠彦一声讥笑,“老夫堂堂一国首辅,还要日防夜防一丢了仕途的商户小子?”他冷冷的把目光投向下面,“倒是你们几个。身为三省大员,关键时候却还比不得一商户来的务实。” 前排几个尚书侍郎识趣的低下了视线,也不敢应这话头,他们确实是舍不得掏一万两出来的,也不知道那姓苏的到底赚了多少,居然能一口气掏出这么多来。就凭这一点,他们就不好强加罪名,所以在韩忠彦这一望下来,都乖乖的闭上了嘴,韩忠彦也没闲工夫与他们计较,当即下了决断。 “给我张贴布榜,就说朝廷即日下拨二十万两白银救济江淮灾患。” 下面立马就有话。“可是官家现在城郊避暑,这么大的款项,没有谕旨我们是拿不到国库的,而且中书也不会给立草,毕竟国库紧张,用度已是累年赤字……” “好了,什么都别说了。”韩忠彦压下异论,“如今安抚百姓情绪为上,免的被宵小之徒造谣利用。”他这宵小何指底下当然心领神会。也就散了去执行了。不过说来也是有趣,前月中书可是求着他们审核灾银,可如今却得反过来求他们立草。 …… 曾府大堂里,曾布笑吟吟的将接到的文书公示向底下一众,两列的几个从官纷纷大笑。 “现在知道急了。哈哈,那曾相,我们可是要……” 没想到曾布却肃起了脸色,“救灾赈济乃是国之大事,岂可意气妄为。”他让令史传书回去,“就说中书必当全力支持,即日立草申案。” “曾相!” “好了,我意已绝,不必多言。” 在底下个个惋惜之时,曾布那沉郁的双眼却愈现精光。 如果韩忠彦那老儿真以为我会顶他,那他可就太愚蠢了…… …… 尚书省内的韩忠彦接到回执后果是皱眉,余官纷纷表示有诈,但此时韩忠彦已是箭在弦上,也顾不得许多了。 “杜濂!” 他叫出了户部侍郎,“你即刻布榜全城,还有,以朝廷名义让仓司也在京收纳民捐,三日后与赈银一道发往江淮。” “是。” …… 结果就是这第三天的大街小巷里贴满了朝廷的告示,由于朝廷公信力摆在那儿,所以不少有捐助意向的人都转向了仓司,捐钱的捐钱,捐物的捐物,一时间也做的风生水起。 在武学巷的御拳馆门前,一品斋的受捐摊子已有些萧条了,百姓在见了告示后都转去了仓司,朝廷这回一下赈济二十万两的行举确实挽回了不少民心,众人口耳相传的,对于朝廷的信心是多了两分。 “咱们去仓司捐吧。”,“一品斋不也一样。” “怎么可能一样,毕竟是朝廷,虽说一品斋也不错,但……啊呀,跟你说不清楚。” …… 种师道和周侗此时从御拳馆出来,见着大街上来往而去的百姓,口中言说着朝廷的诸般好处,不觉,皱起了眉头。 “周老先生以为如何?” 周侗抚须颔首,“不论朝廷出于何意,但能如此即时的施政也算是难得了。” 可是种师道却摇头,“我倒不这么认为,一品斋此番行举来意不善,怕是要进多事之秋了。” 他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第四日一清早,也就是中秋前的这天,一品斋的报纸像是平地起的雷炮一样把所有人都震到了,一个个张大了嘴,该掉下巴都掉。 “都来看看,都来看看,这…这……” 长庆酒楼里的几个太学生聚在了一张桌子前,动静不小,使得楼上的雅客也探下目光来看,见那群太学生一个个瞠目结舌的围着报纸,新奇之下,便打发着小厮去问问,可这小厮还没下楼,底下就已经有人念出来了,还是逐字逐字的。 “朝内秘闻,首相韩忠彦去月因党争消减四成济银,终致现今江淮大灾……” 酒楼外头的御街上也有百姓奔走相告,因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