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热潮(中) (第5/6页)
就摔了茶盅子,不过也只能干瞪眼。” 李清照淡眉微蹙,“官家还没起政?” “没有,早朝都没开呢,听宫里说是太后驾薨对官家打击太大,即使过了守丧期但精神还没恢复过来,所以还得养段日子。”王素卿这时候起身,“好了,不跟你多说了,姨娘还得去前头忙活呢。” 李清照点点头。等王素卿走远了,那平静的脸上渐渐泛起了忧色,身边的胭脂虽不懂政事,但多少还是能意识到些的,她懵懵懂懂的问。 “小娘子,那苏进是站哪头的?” 她只是纯粹的为自家娘子担心,不过却遭了李清照一张冷脸。 “做你的事去。” “哦。” 这时有府里的奴婢将蔡薇的拜帖转呈了上来,“小娘子,这是守门的家丁送进来的,说是蔡大夫家的女眷前来拜访。” 蔡卞女儿? 李清照蹙了蹙眉头,将拜帖接了过来看。 …… …… 前堂主厅里,李格非晁补之几人已是有些弹冠相庆的味道了,虽说这么形容不大贴切,但就以目前个个红光满面的状态来说,似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年纪最长的吕希哲还能保持些冷静。 “你们也别高兴太早了,如今官家动向不明,我们若是太张扬只会适得其反。” “荥阳先生就未免太谨慎了,宫里有眼线传出来了,官家这些天就在研读通鉴,诸事不理,看来是要有大动静了。” 他们围着圆桌坐下喝茶闲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舒心了,像囊中一向羞涩的陈师道都极豪爽的买了份报纸回来尝新鲜,晁补之几个在那儿高谈阔论,他却自顾自的在那儿看报纸,累了吃口茶,好不悠闲。 晁补之看不过了,“我说履常,你可是太学博士,怎可与那些市井之徒一般看这等俚俗文章。” “话可别这么说,你们看看这个。”他将报纸摊平在桌上,指着雅士逸闻板块让他们看,很快,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荆公有这等事?” 吕希哲年长些,倒是听说过,“第一则倒是无有听闻,但荆公待客一说确有听先父提及,当年先父与荆公常坐同席,荆公与吃食上确实节俭,少有剩食余下,我看上面所提胡饼一事应是属实。” “哦?” 其余几个若有所思,但也没有异议,虽说王安石是新党领袖,但在士林中威望极高,即便是元祐系人对其也多有赞誉。 提到王安石,晁补之忽然想起来,“听闻那蔡卞前两天也回了京,尔等不觉得里面有些不对?” 李格非却是摆手,“蔡元度乃荆公之婿,学通古今,身清性洁,自与新党小人不同,官家如今初掌权柄,百废俱兴,自是需要真才高士辅佐大业,如今范右丞以老致仕,想来也唯有调回蔡元度复任执政,我等也莫要矫枉过正,不然与新党小人有何差异。” 对于此论,就是向来刻薄的陈师道也无异议,“蔡元度乃千载人物,自不用我等评论,我新奇的倒是那苏家小子整出这东西意欲何为?”他打量着这份报纸,总觉得这东西出来的时机有些不对,但又想不出的问题的根结,反倒是被晁补之笑了。 “商户逐利而已。还能如何,不过这东西卖价才俩个铜子儿,若是想要盈利,少说也得卖上个万把份。不过我想市井瓦子里也没有这么多识字的吧。”他哈哈的笑了,这时王素卿端了茶点进来。 “什么识字不识字的,老远就听到你们笑了~~” “还不就这东西。”晁补之将报纸推给她,王素卿看他一眼,“告示?”晁补之不答,李格非几个也是光笑没应,王素卿碎念了几句神神秘秘后,倒也有板有眼的拿起来看,入眼的大片细密文字,让看惯经义的她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正因为如此。所以那几个标题也就最先被她拣了出来。 婆媳意争俩相误。丈夫休书、妻子砒霜 …… 原本晁补之几个还等着看王氏如何轻描淡写的将东西丢了,再说俚俗不堪,可结果是……他们茶水都喝到底了。王氏非但没把报纸甩了,还搬过来张圆凳坐下看,半晌,拿着报纸问他们。 “这事儿真的假的?那李氏后来到底死没死?三钱的砒霜可不是闹着玩的,她死了,那她婆婆醒了就更麻烦,以后娘俩坐一起吃饭,那铁匠心里没梗才怪,我看这家人算是完了,也是孩子倒霉……” “……” …… ************************* ************************* 这天民间肯定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