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乞心 (第5/5页)
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这里被烧了一大块,其后只有完整的一句,“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词句虽然残缺,但极具个人风格,炼词也很讲究,看的这几个大儒抚须颔首,不过同时,也都把疑虑的目光投给了李格非,李格非额头上的皱纹瞬间是多了几道,想想这女儿的经历,不禁叹了口气。 “这孩子生母早逝,我这做爹的又忙于案牍,照料不足,于是养成她孤僻性子,不过年长些后就改善许多,本以为相安无事,可如今看来……怕是心事沉的更深了。” 在这些老头眼里,少女一直聪颖而又活泼的,前次的一剪梅以为只是偶感兄长情事,可如今再得见这等愁词,心里的想法自然就不会这么简单了。看来……还是瞒了他们很多啊。这几个老头有些感慨,一时没了话。而这时拜列完乞巧的王氏过了来,看到桌上的残词。 “嗯?安安写的?”她出身书香,自是能看出内中词意,所以这眉头就蹙的更深了。 “安安呢,让她过来。” “小娘子……小娘子。”花细更是不敢看她,“出…出去看戏了。” “什么?!” 这大晚上的,又是七夕,准不会有什么好事。这些念头在王氏脑海中长出来后,就像是决了堤的水,也顾不得余事,吩咐家仆备车起行。 “还不快说那丫头往哪儿去了?” “应…应该去了南通一巷的春台班,因为今晚是苏郎君排那……” “又是那姓苏的!”王氏一声怒斥出来,却是拽住了李格非的袖子,“文叔,这回你也得跟我去,不能让那姓苏的再这般猖狂了。” 李格非也只能陪着她去,府邸门前,陈师道和晁补之两人看着马车行出金梁巷,眼珠子却是转的有些异样。 “那,就此作别了。” 晁补之也是,拱手,“就此作别。” 这看在年逾花甲的吕希哲眼里,只能是摇头而笑,他一把老骨头了,可没这精力去瞧小辈的新鲜,在家奴的扶持下上车,可是真个回府了。 …… 这个时间点上,人头攒动的州桥御街处,一辆马车慢慢的停在了桥口处的凉饮摊头前,车边百姓布衣经过,也有扛着糖人草毡叫的走贩叫卖过去。 少女揭开车帘,“怎么停下……”她的问话在车头摘下斗笠的那瞬间滞住了。 呃…… 那张熟悉的脸冲她微笑起来,旁边淡淡的七夕灯笼照过来,难得的温暖。 …… “怎得穿成这样。” “有个朋友说我身边多了些人,所以就注意些了。”,“是嘛……” 两人在临岸栏杆边的一张小矮桌旁坐着,面对着面,这是这家凉饮摊子里离汴河最近的地儿,头上杨柳枝在飘,轻悠悠的,比较僻静,比不得对头靠御街处的桌子热闹。那头坐的多是出来欢聚的情侣,姑娘家握着摩合罗低头含羞,对前的情郎则是夸夸着天上的星河,或是拿着灯谜要女伴来猜,神神秘秘的,灯笼光映上去的,也都是红红的笑脸。 少女舀着碗里的鹿梨浆,手肘抵在案面,周围的一切似乎对她影响不大,她只是与苏进说话。 “是嘛……”继续在搅,低着头。 苏进面前的那碗凉饮则是一动未动,“有所想说的就说吧。” “能不能停手。”她抬起头来看他。 两人目光隔着小矮桌对接上,女方笃定的眼神中含着一丝丝的柔弱,她盈盈的泪光,都是这七夕的灯笼折射出来的。 “事到如今,也不是我可以控制的。” “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知道。” “那你有没有……为我考虑过。” 这倒是让对面稍稍滞了下,“不会有事的。” 他这么说,李清照也不再行劝,站起来,“看戏去了。”她前头已经走远了,苏进结了账后跟上,在上车前,她又停了下来,转过身。 “就不再考虑一下?” 两人身边,熙熙攘攘的行人流动。 苏进摸上她侧脸,见着少女眼圈泛红,神色却是平静,“今年年关,带你去见你婆婆。” 这话说的,少女红着把脸别过去,很难说高兴还是哀伤,“我姨娘不会同意的。” “她会同意的。” “嗯?” “好了,去梨园吧,应该快要开场了。” …… ps: 一错误修正一下,蔡绦是蔡京季子,蔡京几个儿子名字相近,一时疏忽记岔了,抱歉。还有,“绦”同“绦”,之前为了方便阅读就用了简体,不过看着总是不对味,还是改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