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中阳村夫 (第3/3页)
郭永,才令他不至于在公开场合上丢了面子。可私下里,许多人还是在嘲讽曹汲,嘲讽他举止的粗鲁,嘲讽他目不识丁,乃至于嘲讽他说话的口音。 不过,一篇《八百字文》出,使得大半嘲讽,烟消云散。 曹汲也很勤奋,如今不但能把八百字文倒背如流,说话时还能引经据典,令许多人为之赞叹。 先是随阙泽读书,后又随黄月英识字。 月前,濮阳田从海西返回,专程到曹府拜访。 而后曹汲又时常去向濮阳田请教,以至于到现在,虽说不上出口成章,但至严不会说错话语。 刘晔道:“刚得到消息,友学要回来了!” 曹汲闻听,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阿福……友学要回来了?” “恩,我刚才去尚书府,文若和我提起这件事情。 友学在前方表现不俗,立下赫赫功勋,司空已命他暂领越骑营,出任越骑校尉之职,不日将返回许都。 隽石,有子若斯,连我都羡慕不已。十七岁的越骑校尉,我大汉从未有之。” 曹汲顿时懵了! 越骑校尉? 他当然知道这是个什么职务。 可是,曹汲从未把这个职务和曹朋联系在一起。此前,曹朋出任北军中候,已经令他感到万分开怀。如今,却突然变成了越骑校尉,着实让他有些意想不到。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轻声道:“司空不是还在前线与袁绍交战,友学既然做了校尉,为何要返回许都?” 刘晔眼睛一眯,心中暗自赞赏。 最初认识曹汲时,连说句话都结结巴巴。 可现在,他已经能从一些言语中,体会出个中深意。 刘晔忍不住赞道:“士别三日,更即刮目相待……,…如今隽石,已非昔日中阳村夫,可喜可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吕蒙之口。 不过,刘晔却提前多时,说出了类似的言涵中阳村夫,倒也没有什么鄙薄之意,更多的是一种玩笑。 曹汲出生于中阳山,此前目不识丁,只是一个铁匠。中阳村夫这一名词,倒也算得上妥帖。 曹汲呵呵一笑,倒也不觉得气氛。 刘晔道:“不瞒隽石,我刚从尚书府得到消息五日前,司空与袁绍决战小潭,一场大战,越骑营几乎全军覆没。此次友学从中个回来,即为重组越骑营。我听说,他之前曾孤军深入,斩杀袁军无数,才使得司空能大获全胜……… 友学才华出众,他这次同来,你要劝劝他,莫让他以后在轻身涉他……“……否则,即我汉室之殇。” 刘晔这番话,不免有吹捧的嫌疑。 汉室之殇! 这个说法确实有些过了。 曹朋即便是再有才学,也担不起这四个字。 刘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如今身份很尴尬,身为汉室宗亲,却效忠于曹cao,偏偏这汉室宗亲的身份,又使得曹cao虽愿意重用他,又有些排斥,甚至是怀疑。刘晔倒是看得清楚,汉室中兴也好,衰亡也罢,曹cao都将扮演重要角色。袁绍虽然强大,只怕也不是曹cao对手。 他需要在他和曹cao之间,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基础。 而曹汲身为曹氏宗族子弟,虽然是归附者,地位却日渐高涨。 此次曹朋出任越骑校尉,返回许都……刘晔敏锐的觉察到,曹cao对这父子的信任,又增加了一分。 曹汲闻听,却是一个寒蝉。 他知道前方打得非常惨烈,此前曹朋在白马昏迷,已经使得张氏魂不守舍,几天都没能睡好。 如今…… 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子扬兄美意,汲心领之。 但友学所为乃国事,我虽为人父,也不好阻止。不过,他这次回来后,我定会带他拜访大兄。” “呃,我也想与曹八百好生交谈,只可惜不行。 我刚得到通知,明日一早便要往中个拜会司空……来日方长,待此战结束,再见友学亦不晚。” 曹汲奇道:“大兄亦要离开许都?” “恩,还有一桩事,我需提起告之…………今日在尚书府,我听文若的意思,隽石可能会被派往太仆寺。虽说隽石这两年历练不差,但还是要做些准备。太仆寺那边的情况,可是复杂。” “太仆寺?” 曹汲顿时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