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第1/2页)
“老衲曾与阴家上代家主有来往,他送来的娃娃,滋味皆上乘。” 魔僧满意地点头。 “这差事,老衲应了。” —— 清商河畔。 月光像霜花,落满了草叶。一湖烟水里,小舟浮沉。船头坐了个幼弱童子,留着偏顶发,正在垂钓。 说是垂钓,可却只见他手中握一无麻线的竹竿,另一手里拈着一把竹叶,鱼影闪动,他的指尖亦微动。但听得“扑扑”两声响,竹叶如箭入水,红丝似的血迹与翻白肚的鳅鱼浮上水来。那鳅鱼性狡,常藏于泥中,而那小童竟能探得其方位,足见其耳目之强。 可仔细一瞧,那童子双眼却如蒙白翳,竟是个盲人。方才他捕鱼不凭双眼,竟是只凭两耳听声辨位。 流水涓涓,舟身忽而一晃。不知觉间,竟有一人跃上舢板,屈膝跪落。 “冒昧前来,望灵宝童子莫见怪。在下乃汝南赵家人,求您出马攘jian除害,助我等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定有重酬。”来人是个着葛布衫的青年,正恭敬地向那童子叩拜。 那童子转过脸来,稚声稚气地道:“叔叔,你是来寻我杀坏人的,是么?” 那人一愣,赶忙点头道:“是。” “为甚么想到要来寻我?” “因为您是清商最为才气横溢之人,未至总角之年,便能结成灵文,降仙于天下。且身手不凡,曾大溃响马。” 童子道:“我年纪小,也不知你方才说的这些话是甚么意思,约莫是在夸我厉害?我近来缺些零嘴儿,你替我买来,我便去帮你杀人。” 那葛衣青年忙不迭叩首:“多谢灵宝童子大人应承!” 童子又问:“对了,你要我杀的那坏人,姓甚名甚?” “名唤‘天穿道长’,年纪大抵比您大些。她多行不义,恶贯满盈,引得豫州上下黔首叫苦不迭。” “那便是个十足的坏人了。”盲眼童子咧嘴而笑,露出小小的虎牙。 “听起来有点儿费事,叔叔,我的报酬里要加一串糖堆儿。” —— 天坛山下暗流涌动。 自那自称天穿道长的少女横空出世后,豫州便似乱了套。在此之前,升天道途皆被世家把持,若无纹银,寻常人都无法入道门。可那女孩儿的出现却似在昭告世人:不必习势家之道亦可傲然立世! 天穿道长虽挂文家客卿之名,却似与其早已划清界限。文家不扰她的日子,她也不助文家行事。故而各势家也不怕动了她文家便会动怒,于是便派出眼线紧盯着天坛山脚,天罡二十九法隔垣洞见符贴了一路,守株待兔,只等着她再度下山。 天穿道长下山采买符纸的日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