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264节 (第2/2页)
这几天田家岗生产队的人都在议论这事儿。 没多久队长开了会。 “你们也听说了,崂山那边是建议他们搬出大山生活的,但是呢,目前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实在是不够大,所以就只能用另一个办法,把人引进各个生产队。” 赵五站起来问,“就是让崂山的人搬进咱们生产队生活吗?” “对,”队长点头,“这事儿我还是得问问大伙儿的意见,毕竟真要搬进来,那肯定不是一两户人,而且不是有住的地方就行了,咱们还要完全接纳他们,不能排斥。” 杨继西倒是没啥意见,可经过崂山有人卖姑娘的事儿后,到底有些好感减少了。 和他这么想的人太多了。 其中于大就起来朗声道,“我就怕他们有异心,万一再干出点丢人的事儿怎么办?” “这个大家请放心,”队长大声道,“犯事儿的人已经全部被带走,其余乡民也是很震惊这件事的,他们没有参与,更是不知情。” “谁知道他们知情不。” “就是,他们都是一个地儿的,万一互相隐瞒呢?” 队长见大伙儿吵闹得厉害,赶紧敲了敲铜锣,“仔细听我说!” 大伙儿安静下来。 “犯事的人家借口把女儿送到别家做童养媳或者是干亲......” 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做童养媳和把人卖了有啥区别!” “就是,我们坚决不同意崂山的人呢住进来!” “不同意!” “不同意!” 副队长见此叹了口气,对一旁的队长道,“我就说这事儿不行吧,别的生产队都没通过队员的同意,咱们生产队也算了吧。” “可镇长说了,就算是不同意,也会强制把人分配过来,那到时候.....” 一想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儿,队长的脑袋就开始疼了。 “那咱们这会儿就说?” “那不得吵得更厉害?” “可这会儿不说,等强制分配后.....怕是会闹得更大。” 副队长的话让队长一咬牙,站起身大声说起强制分配的事儿,这下晒坝上的人都安静下来。 “还能这样啊?” “其实也有道理,崂山那边条件本来就不好,又没有合适的地方住,那不得分到各个生产队?” “欸,希望分到我们队里的是好人家。” “可不。” 杨继西回到家跟孙桂芳说了会上的事儿,孙桂芳闻言倒是不惊讶,“我听大哥说过,崂山那边每年都会因为大雪或者是暴雨出事儿,但他们世世代代都在那边生活,所以老一辈的不愿意离开,小一辈的又舍不得老一辈,所以就一直在那边过着,这几十年来,没听说过搬出崂山的人。” 杨继西点头,“虽然大伙儿都不愿意,可他们也没想到,崂山人可能自己也不愿意搬走,更不愿意和原本熟悉的村民分开。” “那可不,换作你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过日子,都把咱们看作外来户一样对待,那日子可不好过。” 孙桂芳的话说得在理。 说到底还是穷。 如他们所想,崂山那边的人根本不愿意搬出来,这让镇长焦头烂额。 而随着来的是镇上修电站的事儿。 县城已经通电,各个镇子也跟着修电站,杨继西跟着报了名。 地里的活儿侯长亮他们都过来帮忙了,所以问题不大。 杨继西在镇上帮着修电站,就暂时住在铺子上。 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带着嫣嫣回生产队看着地里,以及家中。 孙桂芳偶尔回去,但是大多部分都在铺子里看铺子,还有做饭啥的。 杨继西每天天不见亮就出发,晚上天都黑了才回来。 每天累得不行,但看着电站一点一点地成型,那种满足感是别的东西无法代替的。 柳二媳妇儿这天来铺子里买水果糖,就说起柳老二的肩膀,“我昨天才瞧见,他肩膀都磨出皮了,也不说一声,真够抗的。” “我家那口子背上都磨红了,”想到杨继西背上的伤口,孙桂芳也心疼得很,“他说要不是出汗感觉有点刺痛,都不知道原来磨出皮。” “我得买点rou给他爹补补。” 柳二媳妇儿说。 “我早上买的猪蹄,用大豆和海带炖的,这会儿已经炖脱骨了,”孙桂芳早有准备,“他还不知道呢,回来看见了肯定高兴。” “还是你细心,我今早忙得要死,还没去买呢,希望这会儿还有点rou,”柳二媳妇刚说完,就见一辆班车停在她们对面的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