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第1/2页)
村子点了点头,看向屋中的其他人。 表姨第一个开口:“虽然村里最喜欢论资排辈,但现在都是末世了,论资排辈早就落后一百年了,肯定是谁有能耐谁上了。反正我同意村长的说法,我愿意听他们两个人的话。” 杨根波连忙跟着说:“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俺也是。” “……”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们早就对这两个会开直升机、会杀丧尸的年轻人心服口服了。 能力才是王道,其他都虚的。 “既然这样,那就这么定了。”村长摸摸胡子,用力拍桌子做了决定,“从今天开始,咱们农村安全区的建设和发展,就靠小杨、小封以及国家安全区的同志们了,其他人就跟着指挥做事,谁都别有怨言。” “没怨言没怨言。” “能吃饭了吗?” “是啊,忙一天了,该吃饭了吧?” 村长没好气地笑:“就知道吃。” “开饭吧。”杨父放声大笑,“大家愿意让钦钦和小封来管村子,不就为了日后能不被丧尸吃,顺便还能自己吃饱饭?” 村长拍板。 “行,开饭。”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5章 收割蔬菜 尽管杨奕钦和封霖成了村民的代表, 可每天的工作和之前没有变化。 第一道防线建成之后,村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检查和加固铁网,在铁网外面铺设一层尖锐铁器。又每隔一段距离, 就在铁网上开一道小门,方便日后播种、照料和收割田地里的庄稼, 否则每次都要绕一大圈才行。 除了检查各个围护网的安全,两人每隔几天就会去一趟安全区,跟石英茗等人交流村子里的最新进展。 石英茗建议他们建立自己的临时医院, 免得有村民不慎生病, 手里有药也不知道该怎么吃。 临时医院的地点好找, 村里原本就有退休医生开的小门诊,位置在村子的正中间, 但医生已经不幸丧尸化,幸存者中再没有专业的医生坐镇, 于是杨母和杨奕钦的表姐就成了门诊的临时坐镇“医生”。 选择表姐,是因为对方原本就是医院的护士,丈夫是同一家医院的主刀医生;选择杨母, 是因为她继承了父亲的行医笔记, 符合成为一个赤脚医生的条件。 几十年前的郝和县可谓穷困潦倒, 无论是交通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十分恶劣,杨奕钦的外公曾经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赤脚医生。外公中医和西医都懂, 总是用最简单、最便宜的药解决村民的病痛,平时十里八乡的村民生了病, 都会来找他看病,深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