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第1/2页)
    所以趁着寒假他还在村里开了辅导班,是村长支持的,场地也是他提供的。    连黎收得很便宜,一个小时只要十块钱,从下午三点半到五点半。    但好在人挺多,有二十三个个学生,而且就在乡里,方便照看周思洁。    村里都知道连老太的孙子连黎是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而且第一批辅导班的学生反响不错,所以辅导班的规模逐渐扩大,从一开始的二十几个到了四十七个,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一都有。    一直到寒假结束,连黎挣了将近五千块钱,第一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    ***    村里的高中也有模拟考试,但是卷子质量不怎么好,连黎甚至考了个750满分出来,学校还特意给他定做了条横幅挂在门口。    横幅特长一条,不知道的还以为高考结束他们学校出状元了。    连黎特不好意思,放学经过的时候加速走开,没脸去看。    边烬那边同一时间模拟考,周末他如约而至,还买了一大堆东西。    连黎在车站接到他,看到他手里拎着两大袋东西,“你这是搬家来了?”    东西看着挺重,边烬还掂了掂,“大多数都是江乐生他们送你的,什么夏川梅饼,黄金糕这些特产。送特产吧,是挺正常,但是你一个在夏川长大的能没吃过这些吗?江乐生说,就是因为你在夏川长大吃多了,现在来了元都会想。”    边烬挺无语又挺无奈,“我一想,好像是这个理。”    连黎:“然后呢?”    边烬:“然后就是,我也买了……”    连黎:猜到了。    连黎本来想让边烬坐车回去,自己骑自行车,但边烬不乐意。    “我把自行车锁车行那了。”边烬说,“你是不知道,这学期我们班体育课直接被占了,倒也没老师上课,改上自习了。一直没运动的机会,再不让我动动,我感觉我要憋死了。”    “行吧。”连黎将其中一大袋东西放到自己后车座,拿松紧带绑好,“你还有其他要买的吗?”    边烬拍拍背包,“洗漱用品和换洗衣服都在里面。”    连黎:“准备得挺充分。”    边烬笑笑:“一回生二回熟嘛。”    合着这词是这么用的啊……    回家得经过村里的高中,边烬视力挺好,远远地就看见了横幅,不过上面的字不太清楚,他一字一顿地念。    “热烈庆祝高三一班连黎同学在本次一模取得满分750的好成绩。”边烬一愣,“满分?!”    连黎撇开视线不去看横幅,“是卷子太简单了。”    “再简单,能考满分也非常厉害了诶!”    连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