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  (第1/3页)
    时将军挥手招过旁边的一名小兵,你去库房看看还有多少木炭,先给都监大人送过去一点,剩下的以后再说。    周参将在一旁听到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一脸的不理解,忍不住问道:现在龙门关都个样子了?为什么还要把仅存的木炭都送给都监?    时将军闭眼,表情一脸无奈。    先暂时堵住都监大人的嘴,尽量满足他吧。    对方一脸不服气,还想再说些什么。    最终还是时将军挥手,让他先安静。    周参将才一脸憋屈地将头扭到一边。    房间内一时间很是安静。    陆修远和许大夫免费旁观了一场大戏,两人神情不免都有些尴尬。    眼前发生的一幕,也令陆修远内十分感慨。    时将军未免也太不容易了。    个都监,提的要求不但过分,而且对方明显是一条喂不饱的饿狼。    你满足了他一次,之后就会有数不清的无数次。    可你要不满足他,对方就会报复在百姓身上。    对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将军来说,实在是棘手。    古来那些边疆大将,又有哪个不头疼监军?    不过仗着是皇帝腹,有专门的密信通道,随时可以给京城的人通风报信使绊子。    而驻守边疆的大将,一般都有家人扣留在京城,故而不敢轻举妄动。    要是能碰到好一点的监军,大家维持表面客气便可。    碰到像都监种的,不得不说,有些太惨了。    时将军在一旁调整好了情绪,才回首冲他们说道:不好意思,刚才让你们见笑了。    没有没有。许大夫直接装作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赶紧开始岔开话题,那关于划分地区的问题,时将军打算安置在哪边呢?    时将军沉思片刻,提议道:不如就在城门东北角那一片吧,附近就有水源,打水跟交通都比较方便。    许大夫自然没有异议。    既然确定好了位置,时将军便先调动了五百人交给周参将,让他们按照刚才说的那种方式,先去搭建棚子。    时将军想了想,怕许大夫误会他舍不得派人去帮忙,便又解释了一句。    有时候人太多,做事情效率反而越低,五百人帮忙搭建棚子,打下手之类的应该差不多正好。    好像的确是个道理。    许大夫表示理解。    等之后就是周参将带着人去搭建棚子,陆修远跟许大夫回到了吴老板的棺材铺。    吴老板见他们一脸喜色,便知此事成了。    对方刚想凑上来打听打听消息,许大夫便拉着对方去准备明天要用到的各种药材。    陆修远也拉着阿木他们,去帮忙准备明天要用到的面罩,到时分给帮忙管理的士兵们。    大家各司其职,一夜之间,城门东北角那一片,搭建起了数十间大棚。    每间大棚中间用浸泡了树脂的布料当隔断,分成了大小均等的几十个独立空间。    门口挂上垂帘,白天掀起来,夜里冷时,可以放下来遮挡冷风。    等边全部处理好后,陆修远他们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雄黄、雌黄、朱砂等药物做成的太乙流金方。    微火点燃,慢慢熏烧。    等到所有大棚各个房间都被消毒过一遍后,由士兵先将那些还躺在街道上幸存的病人,挨个抬入了小房子。    由于他们传染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干脆直接一起收治到一个房间,样也方便控制与管理。    等街道上的病人全部收入后,差不多占用了五六个大棚。    接下来就是士兵他们去挨家挨户询问,有没有生病的病人,如果发病了可以去城墙西北角处,那边免费治疗,还包吃包住。    一些经济条件不富裕的老百姓,原本打算放弃治疗的,结果一听免费治疗,还能包吃包住,纷纷又有了盼头,想去再试一试。    经过么一番上门访问,大棚内瞬间住的七七八八了。    时将军看着西北一片大棚,里面百姓们都很听话的只呆在自己的那个小屋子,没有到处乱窜,他有些欣慰。    周参将站在其身后,开始像对方汇报情况。    城里生病的百姓,基本上全都挪到边,末将已经吩咐下去,如果城内有新发病的,让其家人速速带来边治疗。    时将军点了点头,然后便回了将军府。    大棚的另一侧的水井边,架起了数十口大锅,里面熬煮的浓褐色的驱疫草药,飘散而出的气味,笼罩了龙门关大半个城。    起初那些熬药的士兵们还闻不习惯,还要捏着鼻子,结果等后面闻的时间久了,反倒觉得草药还别有一番滋味。    中医治疗一般都是一人一方,症状不同,药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