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第2/2页)
出了将绿地改造成学院的决定。 至于名媛学院的这个点子, 还是当时他母亲救下的王子提出的建议,在王子的帮助下,这间学院也曾是个正儿八经培养淑女绅士的地方, 那些优秀学员后来很多都成了皇室贵族的结婚对象, 甚至王子的王妃都是这里的学员。 这间学院本来可以走得更远, 只可惜人类的模仿能力太强大,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小淑女养成班”“嫁皇室培训班”等跟风者的影响下,由于这里的位置本就离王都较远,杰士邦母子俩在经营管理方面又不如人类, 所以很快就被遗忘了。 在他们和皇室唯一的联系——王子的离世后,没了皇室的直接支持, 这里就更加没落。 几年前,就在杰士邦心灰意冷,打算彻底关闭学院时,杜蕾丝出现了。 她刚因失手电死了学生逃到这里,想着躲上几年再回王都,杰士邦见她业务能力不错,便慢慢将学院全权教给她管理,自己只做个挂名院长,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很少出现。 杰士邦没想到,杜蕾丝竟是以这种方式“管教”学生的,怪不得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那么听话。 这两天,这位老院长前后跑了好几趟警察局,又为了今天能讲话不打结而做了不少准备,可把他这副常年不动弹的老骨头累坏了。 事实证明,事前准备无论如何都是有用的,他今天讲话不仅没有打结,面对着下面这么多人,甚至还能面不改色手不抖,只要他不说,就没人能看出来他正在犯社恐,随时都能晕厥过去。 他以不快不慢的语速讲述了学院的历史、发展,以及聘请杜蕾丝当副院长的契机,最后结尾点出最重要的题:要怪就怪她,这件事和他老杰士邦没有任何关系。 讲话完毕,人们消化了一下其中蕴含的大量信息,接受了他的说法,并开始讨论赔偿问题。 就在周围被拍卖似的叫价声包围,杰士邦开始冒冷汗时,一道与众不同的冷静声音响了起来。 “杜蕾丝知错了吗?” 娜塔莉娅开口问完,果不其然吸引了全讲堂人的目光。 杰士邦也看向她,无奈而又缓慢地摇了摇头:“她觉得自己没有错,因为经她管教的学生确实听话了不少,家长们都很高兴,她说,相比大部分喜人的结果,过程中的痛苦和偶尔发生的意外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种发言无疑会引来所有人的讨伐。 但出乎意料的是,现场出现了片刻诡异的沉默。 原因在于那句“家长们都很高兴”。 毕竟,有需求才有市场,如果不是那些家长们嫌他们的孩子不够听话,不够文静淑女的话,又怎么会把他们送到这里来受教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