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节 (第1/2页)
那时候当然不可能有这玩意。 于是目光落在了工作间的一隅,那里是机床之类的大型设备,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当然也不可能有。 这可把小陈给难住了。 最后只能摇头:“猜不出来。” 老孙说:“我给你数数他们都有啥工具——其中包括一把钢锯、8寸扁锉3把、小铁锤2把、手摇钻一个,还有一个是美军逃跑时候丢弃的虎头钳,说句难听的,这点家当个放在如今就连家庭个人工具箱里的设备都不如。第二天开工前,他自己从外头回来,肩膀上就扛着个20来斤的虎头钳回来,大家一看都懵了,问他这宝贝是从哪来的?” “程山堂这才告诉大家,这个龙头钳是他用8个镐头改出来的,原来他从入朝一路上就开始各种捡零碎,什么炮弹片、装备零件、废钢废铁,反正见啥见啥,攒了一大堆。就靠这些捡来的东西,把这批武器装备全修好了,在后续的一年里,你知道他们就靠这种捡破烂的方法和自己改装,修好了多少装备吗?” 小陈已经听呆了,他根本连这位前辈的事迹都闻所未闻。 老孙最后揭开谜底了:“他们在一年内共修好各种炮530门,机枪1220挺,自动火器1549枝,步、手枪近4000枝,车辆120余辆。” 小陈的下巴已经直接摔地上去,碎了…… 怎么可能?! 简直就是比神剧还神剧。 老孙最后叹了口气道:“这就是不放弃、不认输的精神,而不是像你这样,遇到一个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三个字——不可能。” 靶场里,射击位置上,李正打完一组,正在等待出靶。 忽然感觉身后有人拍了拍自己。 他下意识回头,看到了老孙。 更令他惊讶的是,老孙手里拿着一支枪。 那支85狙! 老孙把枪放在射击台上,然后问李正:“想试试这枪吗?” 第0481章 魔鬼藏在细节中 李正看着那支85狙,保养极好的枪身上泛着并不起眼的光泽,枪支表面是老孙特别处理过的,采用了哑光工艺,不反光,颜色也不是原款的木黄色,而是黑色。 看看枪管,改装过,显然是加重枪管,还加了浮置式支架,增加了射击稳定性,枪身上令人骂娘的燕尾槽底座也改成了皮轨,就连原装的pso-1瞄准镜也更换成了和高精狙一样的瞄镜…… 其中一些细节让李正很是惊叹,皮轨上居然有2-16的阿拉伯数字,标定出轨道的节数,这个对于射手装镜时候选择的习惯性位置有着非常好的直观效果。 就连枪托下方都设计了单脚支架,方便狙击手长时间瞄准时候使用。 再看看护木,已经不是原装的木头护木,而是更换为聚合物护木,并且做了镂空设计,获得更好的散热。 好枪! 老孙的大方让李正有些意外。 他本来都不抱希望了。 其实每天过来这里拿子弹训练,顺道相帮老孙打扫一下工作间,在他看来一个新兵主动承担清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也是对老兵的一种尊重,并没有拍马屁的意思。 老孙骂他拍马屁的时候,李正一点都不恼火。 厉害的人脾气总是有些怪。 他知道老孙是个牛人,所以脾气也很大。 这几天,李正一直在想一件事——自己到底能不能在这些老特里头打出最高水准。 不说最高吧,至少中上游也行,也不至于像第一次打扑克一样,落在全队的最后。 落在最后,那不是李正的风格。 这些天的训练并不算辛苦,至少和旅里的地狱周比起来,体能方面搞得反而不算多。 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跟着那些老特们一起接受一些战术类的配合训练,比如战术小组突袭与进攻、营救与搜索等等。 这里的训练科目和旅里有些不同,就像进厨房学艺一样,一开始的时候干的都是粗活累活,练基本功能把你练到崩溃,等你有机会上灶台掌勺了,那才是另一个开始。 李正觉得自己在猛虎旅里学的就是基本功哪一类,他毕竟只当了两年兵,真正加入特种部队不过短短一年而已,学到的东西真的只能说刚摸到门槛。 在这方面,侯军比他好太多了。 侯军虽然也只接触了一年的特战专业,只不过侯军好歹在野战部队里泡了将近十年,也参加过无数的狙击集训,经验和见识方面根本不是李正能比的。 这里的老特随便一个放到猛虎旅里,李正认为至少都是佟志一类的水平。 跟着这么多高水准的老特们一起训练是一件很累的事。 所谓的累,是心累,不是rou体上的。 就比如一个索降突入的科目,李正用自己认为最快的速度结绳、做固定,等做完了,发现和自己一起搭档的20号早已经悬在了楼顶外,一脸焦急地看着自己,要不是科目规定不能乱喊乱叫,估计那会儿都冲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