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记(2)残庙 (第4/9页)
过了真定府,来至了赞皇县境内。 这几日以来如同惊弓之鸟,神情紧张,时刻防备御敌,张如仙、李秋晴二人 自幼习武,倒是还能支撑,但施家姐弟年纪幼小,又是文弱的很,早已委顿不堪。 施芸已经身体有些发热,四肢无力,只能由李秋晴搀扶着,勉强行走;而施 越虽然倔强,不要张如仙帮忙,但体力也到达极限,走起路来也是摇摇晃晃,随 时都有可能跌倒。 偏生今日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一直到了午后仍然不见停的意思,冒雪赶路已 不可能,必须尽快寻一个避雪的地方修整。 张如仙看旁边的施越走起来一步三摇,晃晃悠悠的,便劝道:「施公子,你 扶着我走吧,别再跌跤。」 施越小脸冻的通红,头上身上满是积雪,就连睫毛上也是白花花沾一片,却 没有答话,只是摇了摇头,神情颇为坚毅。 心中暗道:我若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要给爹娘报仇? 张如仙轻笑一声,赞道:「好小子,有几分硬骨头,这才像个男儿汉。」 抬眼向前一番远望,道:「师妹 ,前面就是五马山了,一会儿我先去打探一 番,向五马山寨的人求助,你们在山下找个地方修整,等我消息。」 李秋晴妙目已经被北风吹的几乎睁不开,一只手挡着扑面吹打的风雪,一面 侧着脸道:「咱们不一起上去吗?」 张如仙摇头道:「山寨的人防备甚严,咱们这么多人一起上去,怕是要生误 会,大师兄前些年还因此和他们打了一架,幸好最后误会解开,还交了朋友。」 打眼瞧了一眼被李秋晴搀扶着的施芸,道:「再说,施小姐现在也没法上山 了,我去求一求他们,看能不能把咱们接上去。」 施芸见他双目炯炯朝自己看来自己,有些害羞,扭过脸埋首靠在李秋晴香肩 之上,芳心微跳。 施越却在旁听得糊里糊涂,不明所以,不禁好奇道:「山寨?他们是什么人, 是山匪吗?」 张如仙哈哈一笑道:「不错,是山匪,不过不打劫老百姓,而是专门杀金狗 的山匪!」 见施越仍是一脸迷茫,便耐心解释。 五马山寨的前身便是在靖康年间,曾由宝洲路廉访使马扩统领的抗金义军。 马扩弓马娴熟,于政和年间曾考取武举,宣和时出使金国,商议宋金结盟共 击契丹。 当时的金主完颜阿骨打邀宋使会猎,借此考校宋人武艺。马扩大展神威,技 惊四座,女真诸将人人拜服,尊称他为「也力麻力」,也就是神箭手的意思。 中原沦陷后,马扩于五马山结寨组织义军,坚持抗金,义军势力一度多达十 余万人,声势颇为壮大,但始终无法得到南宋朝廷支援,最终在金军绞杀下战败。 后来岳飞北伐中原,一路势如破竹,杀的金兵尽皆丧胆,望风披靡。正在即 将收复故都东京汴梁,迎回二帝之时,高宗赵构却连发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班师, 最终因「莫须有」的罪名含冤曲死风波亭。 岳元帅在北方的旧部接到消息,人人愤懑,痛斥南宋朝廷无能,jian相秦桧卖 主求荣,均不愿受宋朝调令,也不愿再回南方,坚持留在中原继续抗金事业。 其中有一支岳家军旧部便流落至此,汇集了当年的马扩残兵,又招揽了两河 义士,重新在五马山安扎了下来。 但终究形势比人强,经过连番苦战,中原各路义军死的死、残的残,现今山 寨中也不过只剩下几百人了,其中当年曾跟随过岳元帅征战的老卒,也已经是头 发花白,垂垂老矣。 几十年来,这些人依然如同一根钉子一般,死死地楔在了金国腹地,山寨诸 人种田打猎,生活颇为清苦,自认故宋北方遗民,誓不降金。 而完颜亮这些年来忙于四方征战,剿灭国中各路叛军,打压宗室,也不愿再 管这些零星的地方山寨了。 张如仙侃侃而谈,只听得少年施越心潮澎湃,在寒风大雪中,一股暖流瞬间 涌遍全身,热血如火沸腾。 自遭遇变故以来,他小小的心中已是对金国朝廷充满了刻骨仇恨,现在得知 尚有一群义士几十年来不惧苦寒,仍坚持和女真人作对,心中自然是充满了崇敬, 万分佩服敬仰。 「这些人,可当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