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页 (第2/2页)
说着什么。 还真是上套了。 马厂长无奈摇头,一把年纪的人自以为见多识广, 竟然被小丫头给诓了。 这要是说出去,这张老脸往哪里放哟。 还得让小姑娘做动员,真是没脸见人了! 秦蓁这会儿也不得消停。 主要是脑海里的那东西在捣乱。 系统:要尊老爱幼,好好说话不行吗?你看把老同志吓的。 系统:唉,你何苦一直用什么苦rou计呢。 系统:可是现在日本荷兰都在用数控机床,宿主咱们这设备不行呀。 一个人的舞台许久,系统终于得到了回复。 秦蓁:数控机床是好,但是贵。 好东西她还能不知道? 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人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材料,不管哪方面都会增加成本。 然而好东西贵啊,就这么一个毛病。 秦蓁:等有钱了我就全都换成最好的。 系统: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呀。 系统:哦,猴年马月是七年后,倒也挺快的,宿主加油。 七年? 七年是挺快的。 秦蓁没再搭理这无聊的要死的系统,她继续研究零部件磨损的情况。 知道磨损程度,有了前车之鉴,他们做相关零部件时,就知道度在哪里了。 只不过问题接踪而至。 “咱们的材料不行。” 这个问题,马厂长没办法解决,“他们用的这几个金属材料,应该是德国产的特种材料,咱们的锻炼水平不够。” 如果强行使用,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使用寿命很短。 段时间内没什么问题,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磨损,降低这机器的精准度。 而光刻机最引以为傲的,可不就是精准度? 失去了精准度,还叫什么光刻机呢。 马厂长也知道自己这问题挺麻烦的,可这个他真的解决不来,“我联系了好几处,只不过这个咱们真的做不到,国内的大小钢厂,冶炼厂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部队的一些研究所他都托人去问了,也不行。 这个问题,秦蓁也遇到过,只不过和现在不同,当时研究航发那也是举全国之力。 钢材达不到标准那就联合所有的钢厂、冶炼厂一起搞。 航发问题解决了,国内冶炼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截。 整个产业链条都大幅度提升。 航发能做到的事情,光刻机却很难做到。 现在想要再举全国之力做一件事,并不难,但要看是哪方面。 目前的安材,没这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