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讲道理的反套路  (第2/2页)
 这边人越聚越多,看热闹不嫌事大,    “好好的一个展销会,非得搞得乌烟瘴气。”    “保洁,保洁呢?”    “保安,有保安没有?!”    都不是傻子,事情很明显了。    同行之间竞争。    只不过竞争手段也太low了。    拉低整个展销会的水平,给组织者出难题。    保安迅速到位。    几个人被迅速清场。    保洁也费了点功夫把那一滩玩意儿给清了。    李长生扫一眼众人,没发现陈长湖。    这家伙走的倒是快。    生怕惹一身sao。    这么low的手段,应该不会是陈大县搞出来的吧?    李超贤也不会弄这么一出吧。    能有这种反应其实也挺好的,说明咱的西红柿的确好。    “怎么回事?”    “活久见!”    “赵书记,我对你的西红柿更有兴趣了!”    专家们对赵公明客客气气。    几个人围在了展位前。    之前认识的张望龙充当了介绍人,把李长生介绍给各位专家。    作为赵公明的一头的人,张望龙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全心全意为赵公明服务。    确定赵公明带来的参展产品能脱颖而出。    都想好了,就算带来的西红柿品质一般,那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夸赞。    只要功夫深,总能找到闪光点。    比如说纯绿色。    比如赋予西红柿带动脱贫致富的政治意义。    比如说小小西红柿承载一个村子对未来的美好盼望。    总之,要把赵公明带来的西红柿给推广出去。    最好的方式,肯定是得到专家的首肯。    而且是众多专家的一致肯定。    “小李,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西红柿?就刚才发生的小插曲看,你的西红柿可不简单。”    张望龙笑着,手放在他鼓圆的肚子上,    “赵书记跟我们说你的西红柿可神奇了,不是大棚货,也不需要所谓的高科技?”    机会,绝对是大好的机会。    赵公明笑而不语。    意思明显:    哥们,咱都不是吃素的。    接下来是李长生的表演时刻。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的西红柿不是全新品种,是土生土长的品种!”    土生土长的品种?    而且是全新的?    专家们互相看看。    咱们本土的品种都知道啊,但是真没有哪一个品种达到特优级。    不管是从色泽还是从个头亦或者是营养成分,和国外品种还是有差距的。    为什么有差距?    倒不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技术不行,也不是因为我们的育种技术不行,主要因为咱的气候和土壤并不完全适应西红柿。    西红柿说到底是舶来品。    你说你的西红柿是土生土长品种,让人难免生疑。    因为专家过来了,所以长枪短炮也过来了。    对准西红柿,进行大写特写。    专家拿在手里,进行点评。    “咦?!密度大!”    如果不是专家说的话,真怀疑在鬼扯蛋。    点评西红柿,冒出一个“密度大”。    “同样的个头,比其他的重不少。”    可不就是密度大。    说明什么?    同样体积,密度大,要不就是果rou多,要不就是汁液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营养成分多。    “味道……”    专家一口咬下去,    “这还能叫西红柿?!”    语调极为夸张。    “小李,你让他们也尝尝。”    于是每个人专家手里都拿了一个西红柿,于是每个人尝一口,于是就连扛摄像机的大哥都忍不住狂吞口水。    凡是尝吃的人,表情都让人极度怀疑堕入了幸福的云雾,展位前弥漫着的是一股惹人口水横流的清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