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6)  (第1/3页)
    裴邵南四两拨千斤,轻轻巧巧跳过谢昭的问题:我这回也只是想和你说,丞相与圣上也是一起经过事的。这些年丞相在朝中扎根颇深,你们要是想要动他,只怕六部都要受到波及。    听裴邵南挑明,谢昭便也不藏着掖着。    不是我们想动他,只是他这回做得太明显了。谢昭叹了口气,你在吏部做事,对于官员调动想来比我更清楚。你说说,这些年来丞相提拔的那些人,是不是大多都是同乡之人?若是御史台再不弹劾,丞相怕是要党羽满朝野了。    裴邵却说:说不定圣上对此全然知晓呢?    见谢昭怔住,裴邵南继续道:有一件事想必你不知晓。    谢昭问:你说。    当初先皇驾崩,就在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圣上即位的前一晚,有藩王突然造反,带兵攻进皇城。在危难之际,有两人站出来保住了圣上,终于拖到援军到来。    裴邵南看着谢昭,缓声道:这两个人,一个是你的父亲,另一位,就是如今的丞相徐一辛。    这样的宫廷秘闻,谢昭的确是第一次得知。    听完裴邵南的话,他一下子失了言语。    裴邵南说道:在那之后,你父亲成了将军,而徐一辛成了丞相,两人一文一武辅佐圣上多年。这些年来御史台不是没有弹劾过丞相,只是由于丞相做得并不是太过火,圣上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问谢昭:明知不可为,御史台何必要惹上一身腥呢?    可御史台的本职就是督查百官啊。    谢昭在心中这么回。    在裴邵南温和劝导的眸光中,谢昭还是退了步。    他说:我会找圣上去私下说明这个情况。如果圣上与徐大人说了这事后,徐大人能有所收敛,这就皆大欢喜了。    这是折中的好办法。    裴邵南露出笑:这样再好不过。    谢昭不知道的是,在他觐见秦厚德之前,御史台已经有人把写满了弹劾之语的奏折递到了秦厚德的案上。    耿直的何大人洋洋洒洒写了丞相一折子的罪行,把丞相从头到脚□□了一回,一会儿骂丞相提拔同乡、唯亲是用,一会儿又骂丞相和太子走得太近、家里亲戚都当上官,把丞相骂得那叫一个体无完肤。    这奏折被秦厚德扔到了徐一辛脸上。    纵然徐一辛自认经历多年风雨,应该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看完这封不留情面的奏折后,还是没忍住拉下了脸。    他把奏折合上,跪在地上俯首道:这奏折一派胡言,圣上千万不要被jian人蛊惑。    jian人?    秦厚德咀嚼这个字眼,静静看着徐一辛:这奏折言辞虽然激烈,但是多少真多少假,朕和丞相心里应该都清楚。    见徐一辛伏倒在地,秦厚德想起多年前徐一辛对自己的帮扶,语气到底还是软了软:地上凉,丞相还是起来说话吧。    这是轻拿轻放的意思了。    徐一辛松了口气,站起身来。    他眼中刚刚浮起的笑意很快因秦厚德接下来的话语烟消云散。    朕和丞相认识多年,这些年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与丞相的感情早就超出寻常君臣。    徐一辛抬起头,只见辅佐了几十年的天子正坐在高位,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只是丞相还是要明白,这感情可不能靠朕一人来维系。    不过才做到这种地步,不过才到这种地步    如果是谢延,他还是会这样警告怀疑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徐一辛嘴巴张了张,眼眸深深地看向天子,似乎想要说什么。    可是最后他还是闭上嘴,俯身沉默叩首,低低应道:谢圣上厚爱。    面色沉静地走出武英殿,徐一辛还出神地想着什么事情,没想到在门口却撞上了来觐见秦厚德的谢昭。    看见徐一辛从武英殿走出,谢昭眼中划过一丝惊讶。他很快反应过来,敛眸站在一旁,温声问好:谢昭见过徐大人。    徐一辛看着他,眼眸逐渐变深。    他点了点头,突然笑了,笑意顺着眼角的皱纹一点点延伸:谢大人辛苦了。    谢昭原以为这不过是再寻常的一次见面,可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却听到了徐一辛一声轻笑。    只听丞相压低声音笑道:身为谢家独子,如今到头来居然只是个言官。    顿了顿,他点评:真是可惜了。    谢昭站在原地,眼眸里渐渐被冰雪覆盖。    作者有话要说:  何大人:在弹劾这件事上,没人走得比我更快(*^▽^*)    第97章 拉拢    秦厚德见到从殿外步入的谢昭的时候,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