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第1/2页)
早和广芬茹几人熟悉,那些洗脑套话她也信手拈来。 右手无意识地把玩着桌面上的一支黑色签字笔, 于指头旋转, 她觉得自己可以继续深挖这个宝藏项目的更多亏钱可能性。 “作品数量问题还是很大。目前我们网站里专为老一辈制作的漫画还是太少, 就算真的有那么多老人愿意尝试漫画这个新的体裁和潮流, 但各花入各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很容易造成兴冲冲点开网站却败兴关掉页面的情况。” “你回头去和徐丹联系下,让她也在站内搞个征文,强调一下最好是上个年代作为背景或者老人家为主角的,受众必须是老一辈。然后你自己也和手下的那些编辑聊聊,找一些画风比较保守的,继续这个项目的合作改编。预算不要太紧张,放心去财务那边支取,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找我签字。至于受众的问题……” 想着自己刚刚查首都大学某位老师资料时无意中瞥到的一篇论文摘要和总结,将手中的笔放到一旁,十指交叉,手肘支在桌面,杜以宁语声微沉。 “不要总想着迎合受众,顾客是上帝什么的,早就成了过时理论。你以为国家为什么总强调创新创业?真的想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顾客制造需求,然后首当其冲地满足他们的这个需求。比如功能性饮料,在做出来之前,你真的喝饮料会考虑是否功能性吗?顾客其实是很好被决定的一个群体,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决定和引导。这一点,是在全球通用的……” 来“败家子”前,无论去哪个公司,项志明一直都是做的游戏策划。如今转行成为漫画网站的负责人,饶是平时有所耳闻和偶尔兴趣来时的阅读,也仍然“隔行如隔山”。 更何况如今杜以宁在和他说什么“顾客心智”、“创造需求”…… 懂了,又没完全懂。 总之就是听得一脸懵。 但这不妨碍项志明深深意识到,自己大概率又没跟上杜总的远见。 比起他,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项目,且无一失败的杜总,实力和眼光都是毋庸置疑的。 撇开火遍全网的《小石头历险记》和《攻略之路》两个大热游戏不说,即使是相对而言回本较慢的“监狱宾馆”,如今也成功完成了线上、线下“有偿自习室”的转变,让有孩子的家长可以用远比补习班便宜多了的价格把孩子交给他们看惯,也让原本只是为了薅羊毛“网瘾险”的工作党成功喜欢上了这种宛若还在学校读书时的静谧。 广芬茹早就预言过。全国14亿人,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是这个“自习室”的潜在客户,但凡对读书有一点向往或缺乏自律以又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