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第2/2页)
为难。 新上任的官员摸不着他的意图,皆察言观色,不敢言语。 “臣有良策!” 所幸无论哪朝哪代总有为国为民衷心的臣子,比如这位工部员外郎。 “哦,陈爱卿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夜桀饶有兴味地看着出列的这位干瘦的男人。 “启禀陛下,眼看南方的梅雨季节就要来临,元沅江和闽河一带堤坝亟待整修。 “本来去年秋季就应动工,但两国战事爆发,劳工、银子都补充给了军队,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动工。 “倘若现在不及时整修河坝、治理河道,等梅雨季一到,洪水决堤,到时数县没于一片汪洋,怕是要民不聊生啊,陛下!” 这位员外郎说的在理。 去年秋天确实也提议过整治这两条河,只是现在去哪里找银子和壮丁呢? 面对这个难题,朝堂上鸦雀无声。 “那你倒是说说,这修河坝的人和钱从哪里来。”夜桀又将这个问题抛了回去,再次打破沉默。 这位提议的员外郎双手握着笏板,“这……这……微臣不知。” 这也难怪,亏空的国库、缺失的壮丁,这些都是国之根本,他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又有什么办法呢? 此时,一位新晋的年轻官员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臣有一策。” “讲。” “如今国库空虚,当下最要紧的就是筹措银子,臣以为,将赋税提高到十之税四,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员外郎便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了:“如今的玥国刚刚经历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安抚民众的时候,你却要提高百姓的赋税,这岂不是逼着百姓去造反?!” “大胆!”新任官员不甘示弱: “先不说陈大人在此煽动造反的言论,单说这税收问题,平常是十税三,如今不过是提到十税四而已,于百姓而言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于整个玥国而言作用就大了! “如今正是国家危亡之际,百姓们难道不应该为国家多付出一点吗? “平时吃两碗饭,现在吃一碗半而已,有何不可?” 这一番言论引得员外郎暴跳如雷:“jian臣误国……jian臣误国啊!陛下……” 他转而朝座上的夜桀跪地行礼:“陛下,万万不可增加百姓赋税啊,往日,百姓务农有男子出力,可如今家里大多都是老幼妇孺,收成自然会降低,能保持十之税三就已经很勉强了,若要再增加赋税,定会社会动荡,流民暴动啊陛下!” 年轻官员仔细审查了一下座上的龙颜,发现夜桀并没有替员外郎说话的打算,这才壮着胆子继续对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