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当团宠_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43节 (第3/3页)

的,所幸还有两三好友。”

    这两三好友的家业可不比周家弱。陈怡歆在心里默默的补充了一句。

    “我肯定是不会客气的。”周昇含蓄的低头一笑,“刚才我让餐厅那边准备了午饭,歆歆他们晚上还要赶回去,我们不如边吃边聊?”

    张教授点头,并指定了要在院子里吃饭。

    渡假庄这边的院子修建得很精致,每个小院落都有户外茶棚或者凉亭。

    冬天在外面吃饭比较适合火锅或者汤锅,一桌人围着热腾腾的锅子,喝点小酒聊个小天,这日子神仙都得羡慕。

    刚摆上菜呢,又有不速之客到来。

    来的是张教授的两个同事。专门过来找他倒苦水顺便松泛松泛的。

    看到还有客人在,那两位教授也没多说自己的事,一顿饭的时间都挺和气的跟几个年轻人讲些自己遇到的趣事。

    陈怡歆他们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就拉着周昇说要去逛一逛三江汇,晚点他们再回来。

    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三江汇已经变了个样。以前那些低矮破烂的房子统一修缮过,保持了原貌的百分之八十,露出来的梁柱和支撑柱,则采用钢筋水泥加做旧外包的手法,营造出旧建筑的气息。

    路还是青石板路,但已经不是百多年前的青石板了,是镇上去采石场定制的石板重新铺上的,还专门做了防滑设计。

    街道的两边是浅浅的水沟,下雨天的雨水,空调的冷凝水和路边公用洗手池的污水都通过这两条水渠排到污水处理池。当然,生活污水还是专门的管道排放,不可能直接放大街上吧。

    而且三江汇最不缺的就是水,从上游引水入镇,再通过街道两边水渠汇入下游。水渠里的水就是简单沉淀过的河水,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营造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氛围来。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创业好难啊

    晚上六点回到家,家里很热闹。

    卫忠爸妈也过来了,还有小姑和她再婚的男人。

    陈小姑说她来看老娘,总不能不让人进门吧,但她进屋之后就坐着不动,一副饭来伸手茶来张口的姑奶奶派头。

    陈mama都不肖得理睬她,拉着表姐到厨房慢慢做。

    另一边陈爸爸跟卫爱国倒也没有抱小团,而是陪着小妹再婚的丈夫瞎聊。

    真,瞎聊。

    因为陈爸爸本来就不是个擅言谈的人,加上所处的行业动手强于动嘴。跟卫爱国还能聊点新技术新设备什么的,跟小妹再婚的丈夫完全就不知道要聊什么了。

    最主要的,还是这位新妹夫原本是奔着打秋风来的,再不济,从老太太口袋里掏点好处出来也行。

    可谁知道,坐下来之后才发现,老太太是个主意正的,自己女儿什么德性她清楚得很,任你东南西北风,她字巍然不动。

    大哥这里吧,人嘴笨归嘴笨,一谈到生意资金就只知道傻笑,一副“这些我不懂你去找你嫂子问”的憨样,他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这份憋屈,在大侄女陈怡歆回来之后到达了顶点。要不是还念着不能跟老丈母娘撕破脸,否则一份遗产也拿不到的话,他早拖着那蠢货走人。

    蠢货就是蠢货,明明可以做小伏低说点好听的从嫂子那里要到好处,还偏偏喜欢摆出一副姑奶奶的模样,怎么着,还要让你嫂子倒舔你?就很气!

    吃完饭,照例是一家人坐下来闲聊,孩子们打堆玩耍的时候。

    卫忠是去了老师家里拜年没在,陈怡歆仨姐弟玩了一下午也累了,加上还有陈小姑这个干啥啥不行,冷场第一名的人在,早早吃完饭就散了。

    “明儿就是大年夜了,我们得回去他老家陪老人过个年,等初三才能回来。你们可别急着回b市,再怎么也得等我们回来了才走。”

    今天卫忠爸妈是过来送年礼,顺便给仨孩子封红包的。

    还有陈奶奶也有个大红包。

    本来她不肯要,卫忠mama非要给,说她以前不知道,现在做生意接触的人多了,才知道要给老人红包,意味着老人是家里的宝,老人好了全家才能好。

我的书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