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做皇帝_第12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页 (第2/2页)

这个的?”

    “朕想听听你们的原因。”

    众臣们面面相觑,心里琢磨着难道皇帝是忘记了选官的顺序标准?

    没人敢贸然回答,最后还是看热闹的谢奕给楚毓说了原因,“陛下,此二人相比,比的并非才华,而是推荐信。”

    “这位叫‘吴远’的人,所带来的是当地知府的推荐信,而这位……裴小郎君……”谢奕说着,还转头看向了站在不远处的裴瑾瑜,笑了笑道,“带来的不过是当地县官的推荐信。”

    “且双方信上所言,分明是‘吴远’孝子之名广州府,而这裴小郎君,不过仅仅在乡野教导了几位孩童读书识字,名望远不如吴远也。”

    意思就是人家带来的推荐信更高档,且人家名声地位比裴瑾瑜更好。

    楚毓明白了,他心无语,原本他还觉得如今虽然乱归乱,但既然那些人有名声,那便是聪明人,暂时应当不必着急。

    可是现在看看……简直比察举制还要不靠谱!

    楚毓一边忍着头疼,一边琢磨着如何说。

    他已经彻底下定决心要推翻如今的选官制度了,今日之选也自当作废,但他还在犹豫要怎么说。

    然而不等他开口,便有人先出声了,“可小民认为,小民比那位吴先生更加合适这个名额。”

    “大胆!谁允许你在此地大放厥词!”有人当即呵斥,要趁此会解决了他。

    楚毓刚要开口,却听谢奕阻止了,“慢着。”

    “员外郎有何指教?”那人板着脸道,这个谢奕,在早朝搞事也就行了,如今竟然还想在他们琼林院搞事?!看你如何吃不了兜着走?

    “臣也未有什么意思,不过是见这小郎说得理直气壮,倒是更想知道他的原因了。”完了他还看向楚毓,“想必陛下亦是如此?”

    找不到人,就拿他来做筏子,谢奕还是那个谢奕,并没有因为任何事改变。

    “谢卿所言,亦朕所想。”楚毓看向裴瑾瑜,“说说?”

    裴瑾瑜微微一笑,“小民记上有一题,曰‘主之忧,何解’,小民回‘问其何,知其因,有无纠,通晓情,再思解’。”

    “若是陛下有困难,望解决,作为臣子,应当先问清是什么困难,再问造成此事的原因,再探谁是否有过错,知晓前因后果,再考虑解决。”

    “若是因孝而举官,如若此孝对君王,是否一味维护君王而忘民之权利?若此孝于百姓,是否一味向着百姓而枉顾皇威?若此孝向上官恩师,是否一味还恩为官争权夺利?”

    “为官者,有大情,有大爱,却不应偏执于一项,专其于一,此为忌,因而小民才说,小民比他更合适。”

我的书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