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第3/3页)
    鲁盼儿也这么觉得,当年九队上高中的五个学生,论起来学习都不错,就是最差的二龙,到了高中成绩也不算最差——毕竟是杨老师用心培养的。    而且如果建国能继续上高中,他一定也和跃进一样,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真正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也与跃进一样会提高的。    但是,后悔肯定来不及了。就是现在让建国回学校,落下的大半年功课也赶不上了。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陈建国学了木匠,将来也不能差呢!”    “怎么也没有读书上大学好。”    鲁盼儿想了想,“那就让建党、建设和建立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    “是啊,不能再走错路了。”陈婶儿就说:“盼儿,还是你有见识,以后婶儿都听你的。”    鲁盼儿真心对陈婶儿和陈婶儿家的孩子们好,就笑着说:“听说这次上大学还要考试,我就想着在家里教丰收和丰美学英语——县城里的学生初中时开始学,我们红旗初中没有外语老师不教,我和跃进、建国刚上高中时特别吃力。”    “现在让他们比襄平县里的学生还早点儿学,将来也不必吃我们吃过的亏了。”    “陈婶儿要是愿意,就让建党、建高和建立他们都来吧。”    “那当然好!”陈婶儿就说:“就是你又得多费心了。”    “陈婶儿说的什么话?”鲁盼儿就笑,“我们两家虽然不是亲戚,可比亲戚还亲呢。再说他们几个也是我的学生。”    我们两家以后会成为真正的亲戚。陈婶儿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了下去,建军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儿,回信说刚提干不着急订婚,自己又让建国写信催他,他就不回信了——看来还得写一封信,告诉他再不着急订婚,鲁盼儿被别人看中了,后悔都来不及。    鲁盼儿自然什么也不知道,骑着自行车与陈婶儿说说笑笑的,一会儿就回到了九队。    以后她果然抽空儿教几个孩子学一点儿英语——每天背几个字母、读几个单词,不用着急,到上高中时就应该会很多了。    这天跃进匆匆忙忙地骑着自行车回来,“姐,杨老师说让你找书店的小郭到工地收铜钱!”    鲁盼儿见他满头是汗,赶紧倒了一碗水,“别着急,慢慢说。”    “我们挖出来一罐铜钱,大家就商量着把铜钱卖了废品买rou改善伙食,杨老师就让我回来找你了。”    鲁盼儿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回去吧。”送走跃进,她赶紧骑上自行车去襄平书店。    小郭正在柜台后面打瞌睡,听了消息立即瞪大眼睛蹦了起来,“我现在就跟你去。”    鲁盼儿倒替他担心,“书店可怎么办?”    “我找领导请个假,”小郭方才想起,向鲁盼儿一摆手,“你等我,很快的。”进了里间。    没几分钟他便出来了,两人骑车到了工地。    这时候已经过了中午,一罐子铜钱变成了三罐子,杨老师正对大家说:“还应该有一罐,大约在这个位置——这是过去大户人家盖房子压地基的铜钱,分别放在四个墙角。”    果然,没多久,又挖出一罐铜钱。    大家欢呼起来,“一定能卖不少钱,大家打酒吃rou!”    小郭从口袋里拿出烟散给大家,“我是金属回收站的,大家估计估计重量,我全收了。”    “废铜可比废铁值钱呀!”    “我知道,我知道。”小郭笑着,“一斤给五角钱,不少了吧?”    的确不少了,大家就掂着罐子估量,“一罐总得有二十多斤。”    “总共算一百斤,”小郭就拿出五张拾元钱,“大家搭把手,帮我把罐子捆在自行车上吧。”    四罐烂铜钱居然换了五十元钱,大家都高兴极了,七手八脚地帮着小郭把四个罐子用木板牢牢地捆在自行车后座上,将他送走了。    几天后杨老师回村休息,过来看鲁盼儿,又给了她一把黄灿灿的古钱。    鲁盼儿才将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小郭为什么骗大家说他是金属回收站的呢?”    “这些古钱本来要送到金属回收站毁掉,他收了还能保留下来,冒名顶替是为了减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