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欲两极(修订版)】(13-15) (第17/40页)
必须要找到成熟可 靠的讲师,才能确保自己公司的主营业务稳定发展。在父子两人的人脉里,如果 是想找个熟人托个面子拉客户,这不难,可想找到顶尖的培训讲师,却无计可施。 发小徐芃从上海回来,上台讲课居然似模似样,这已经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目前荣达智瑞十一人的讲师团,已经是这几年里周晓荣竭尽所能拼凑起来的 了。 在这十一人中,算得上金牌讲师的,只有四个:主讲中层执行力的徐芃、主 讲创新能力和新时代管理要求的张昊翔、主讲商务礼仪的岑颖淑和主讲成本管理 的彭浩翔。平心而论,一家培训公司有三分之一师资堪称「金牌」,已经很不错 了,可他们四个身上,还有一个严重问题令人头疼。 他们大多太年轻了。 最年轻的是徐芃,今年只有二十八岁;张昊翔刚刚三十岁出头;惟一一个女 讲师岑颖淑也才三十二岁。只有彭晓东年过不惑。不得不说,就管理培训而言, 这支讲师队伍实在太年轻。徐、张、岑三人的能力和见识都没问题,可年龄没办 法说长就长。 年龄,往往直接对应经验和阅历,而在我们这个国度,在很多人眼中,这些 几乎就是和能力划等号的。要不怎么会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种说法呢? 如果培训对象主要是新员工,那倒还好,他们至少还年长一些。可荣达智瑞 的主要培训目标却是公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仅有寥寥几门课是针对年轻的新 员工。 徐、张、岑三人上课时,坐在台下听课的学员,几乎就没有比台上的他们更 年轻的,如果这次的培训对象是国企,那学员的整体年龄明显还要再大一些。 让这些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十年以上的老油条们向台上看上去比自己年轻不 少,未必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小年轻学管理? 如果是靠人脉敛来的客户还好,毕竟有熟人的脸面在。但那些通过正常市场 途径努力争取来的客户,往往会在首次见到徐芃几人的时候,明显表现出难以掩 饰的怀疑。尽管大多数客户听完课后,总是不吝褒扬,其中也不乏是真心赞赏, 但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当面客气地说「课讲得不错」,转过身却决定不再购买 荣达智瑞的其他课程。 于是周晓荣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以程莎为首的市场拓展队伍,拼死拼 活,费尽唇舌,甚至有时还得付出点心照不宣的代价,辛辛苦苦拉来新客户,可 稳定性却很差,保有率不高,客服的后续跟进工作难度很大,尤其是能签下长期 合作协议的更少。 对培训公司而言,稳定的优质客户是最为要紧的。 四年前,刚进公司不久的程莎能一举成为客服总监,就是因为她为公司拿下 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稳定客户——宁电集团。 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全省的大型国企中排名前三,在各地市拥有大量分 公司及其他直属单位。一旦打通了总公司的通道,运作得当的话,等于就拿下了 它覆盖全省的所有下级企业。这是初生的荣达智瑞试图拿下的个大家伙,周 晓荣当年对它志在必得,期望极高。 无奈宁电专管联系员工培训事务的部门领导油盐不进,又死活看不上荣达智 瑞,连着两个客服铩羽而归,甚至连准备好的礼品都没能送出去。第三个出马的 程莎,准确判断出继续和这个部门领导纠缠没有任何意义,灵机一动,索性通过 关系越过一层,直接找到了一个主管副书记。这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似乎对程莎 这一款的熟女特别感兴趣,倒也干脆,直接问她能给什么好处。程莎豁出去陪这 老头cao了三天,成功拿到一个长达三年的大单,覆盖宁电下属十几家分公司,每 年平均不少于5课时。 当然,这么丰厚的回报,绝不是只cao个三天就能换回来的。合同成立后,除 了纸面上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外,程莎每个季度总得去这副书记那里一两次,让 他玩个一两天的。 说实话,这可是个苦差,老头子的身体早就虚了,程莎每次都得拿出全身sao 劲,累出两三身汗,才能换这老头半硬不硬地插上三四分钟。而这老头又花心不 死,每次都想多干几次,每次竭尽所能试图让他第二次硬起来,程莎想死的心都 有。偏偏这老头对荣达智瑞别的客服不感兴趣,只盯着程莎一个,这个光荣的使 命也就只能由她一个人扛下来。 去年,这份合同续签了两年。直到现在,与宁电的合作,依然是荣达智瑞最 稳定的三个收入来源之一,堪称公司的「现金牛」。在这一点上,程莎确实居功 至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