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国竞艳(第五集)(211-220) (第5/19页)
哄笑声渐渐平息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阵阵的闷笑,显然,大多数人都把秦笛 当成了附庸风雅,却没什么本事的世家子弟。 秦笛也不在意,调好音调,重新就着笛管,缓缓吹奏起来。一曲 奏来,不过片刻的功夫,便吸引了咖啡厅内所有人的注意。 咖啡厅原本放着音乐,是节奏比较舒缓的西方民乐,可在秦笛的竖笛响起没 多久,便被人关了去,也不知是咖啡厅的哪位负责人。 曲调哀婉、缠绵、含蓄。乐曲牵动着这哀婉、缠绵的游丝轻轻 地向外飘出,悠悠不尽,缠绵不绝。让人们的思绪。情不自禁地飞扬到那战火纷 飞的年代,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多少好男儿,为了祖国的兴衰荣辱,毅然决然 的投入到大时代的熔炉之中,保家卫国,谱写出一曲曲壮烈的诗篇。 明明是一曲极尽哀怨之能事的乐曲,人们却偏偏在离情别绪哀怨到极致之后, 生出的自强不息情感,一时间。咖啡厅内的众人,心情实在是复杂矛盾到了 极点。 不知什么时候,咖啡厅的侍者,拿来一杆支架,一把无线麦克风。轻轻的放 在秦笛面前,让他奏出的音符,飘的更高,飘的更远…… 本是琴曲,合着唐朝大诗人王维最是合拍。 而在后世,经过后人阐发,由单一的古琴,逐渐延伸出二胡、琴箫等多种演奏方 式。 使用竖笛演奏。即便是深谙古曲的大家,怕也是次听到。严格来说,竖 笛这种单管吹奏乐器,和西方的萨克斯管更为近似,在演奏西方的萨克斯乐曲上 面,有着更佳的表现力,相反,用来表现含蓄、内敛、深沉的东方古曲。不免有 些力有未逮,甚或颇有生涩之处。 可秦笛却并没有碰到这种状况,悦耳的音符从他手中的竖笛管中发出。仿佛 这天生就是为竖笛谱就的名曲一般,两者之间亲密无间,和谐到了 极致! 古人奏曲,最喜合诗,若是此时有一歌者,轻吟慢唱王维那首脍炙人口的 秦笛的演奏,便能趋于完美。可惜。整个咖啡厅几近百位客人, 竟无一人有此雅趣。他们只是觉得这首笛曲好听,也能沉浸在笛曲的意境之中。 可惜,这是秦笛演奏之功,并非他们当真听懂了这首音乐。 待到秦笛奏至第二阙的时候,一阵曼妙的轻吟从他身后响起:「渭城朝雨浥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 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 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和着秦笛曲调的,不是别人,正是许丹莹! 只见许丹莹长身而起,莲步轻移,边走边吟,俏生生地立在秦笛身侧,眉如 远山,目如秋水,顾盼之间,夺目生姿。这一刻,她就像是从工笔仕女图中走出 来的嫦娥仙子,衣袂飘飞,轻盈若仙。 可惜那一身现代装束降低了许丹莹身上的古典美感,若是此时她身上是一袭 轻薄纱衣,怕不让人有生出回到古代的错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人已是婀娜多姿,偏偏又生就一副夜莺般的歌喉, 在她的吟唱下,秦笛醉了,季玉蓉醉了,整个咖啡厅的客人醉了…… 乐曲再美,终有穷尽时。随着「……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 这最后一阙主题词的最后一个字,从许丹莹的喉间脱出,秦笛的 也演奏到了尽头,只留下那颤颤的尾音,透过麦克风的扩放作用,在整个咖啡厅 内回响,良久……良久…… 听惯了西方主流音乐的绅士淑女们,在秦笛这曲古典名乐的震 撼下,许久说不出话来。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并行不悖的顶级文化,两者之间并无谁优谁劣, 谁文明谁野蛮的区别,从情感诉求来讲,与整个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东方音乐, 自然比西方音乐更能震撼东方人的心灵。 这一点,秦笛做到了,他用一曲婉转、哀怨却又带着东方人特有的含蓄和内 敛的彻底震撼了咖啡厅内所有的「白骨精」们一把。 「啪!啪!啪!」 三声清脆的拍掌声从吧台处传来,一位身着紫色金丝缎花旗袍,头挽云鬓的 绝色女子缓缓踱步出来。 她身上的旗袍显然是改良过的,高高的立领,环住了她白皙的颈部大半,也 让人们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落在她的肩、背部。 收身效果极好的旗袍,将她盈盈一握的小蛮腰勾勒的益发纤细,仿佛一阵疾 风吹过,便能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