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1/26页)

一个叫名字,一个叫“四老爷”,私底下却是称兄道弟的朋友。所以第二天一早,卫虎特地去看他,千叮万嘱,务必把朱青荷立刻捉了回来。至于为何如此之急,那自然是心照不宣了。

    不过中午时分,赵士龙就到了睢宁县城。两县密迩,多的是熟人,先找睢宁县的巡检鲁一帆,道明来意。鲁一帆答非所问地说:“公事且摆在一边,我先请你吃酒。”

    “今天不行,改日你到宿迁来,我们好好醉他一场。”赵士龙歉然地说,“实在是逆伦要犯,耽误不得。”

    “什么逆伦要犯?”鲁一帆说,“我请你吃酒,就是要讲这件新闻给你听——真正是破天荒的大新闻。”

    “那就不必吃酒了,你快讲,讲完了好办正事。”

    于是鲁一帆把朱青荷的供词,原原本本讲了一遍。听得赵士龙暗暗心惊——他原当卫虎不过借此案勒索,谁知就是他本人牵涉在内。赵士龙也曾隐约听说卫虎逼娶一个姓尤的女人。只以表面身份有关,不便到他家去喝喜酒,以后又闹了几天病,所以不曾打听出其事,想不到竟是这么一件案子!

    也唯其如此,他要帮卫虎的忙,就非得把“正凶”即日提回不可。“一帆兄,”他说,“你们也不可听她片面之词。案子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一案两命,又是逆伦重案,本县堂官所担的干系甚重,无论如何请老兄帮忙,让我今天就把人犯带回去。”

    “我自然帮你的忙。不过,我只能向本县堂官去说,到底怎么样,谁也做不得他的主。走,走!我带你到后堂去。”

    到后堂,把赵士龙的手本和宿迁的公文递了进去,马昭贤并不觉得意外,他已经料到有此一着,吩咐请进来面谈。

    虽然隔了一县,赵士龙仍旧以属下的礼节参见。马昭贤却很客气,跟他寒暄了好半天,却就是不提公事。

    陪坐在一旁的鲁一帆,知道马昭贤在这一案中,要帮朱青荷的忙,也不敢胡乱开口。于是赵士龙忍不住开口了。

    “回大人的话,”他欠着身子说,“朱青荷逃匿贵县,捏词呈控。这件案子,要请大人高抬贵手。”

    这话说得不好,马昭贤立即抓住他的错处反问:“请教士龙兄,如何叫作‘高抬贵手’?”

    赵士龙发觉自己失言,但决不能认错,唯有找理由来掩饰辩护。“听说大人准了朱青荷的状子。一案两办,在贵县不过意外的闲事,在敝县却是责有攸归,关系甚重。如果大人能够不管这件闲事,让我今天就把正凶带了回去,感激不浅,所以说请大人高抬贵手。”

    “原来如此!”马昭贤答道,“在我也不算管闲事,只是替贵县分劳,把案情问清楚了打叠案卷一并移送……岂不省了贵县大老爷许多精神?”

    “这是足见垂爱,感激不尽。不过,现在案子问到紧要关头上,许多疑义,都得把正凶提堂对质,才能明白。”

    他开口“正凶”,闭口“正凶”,马昭贤听不入耳,故意凑过头去问道:“士龙兄,正凶是谁呀?”

    这一问,赵士龙勃然变色,觉得马昭贤欺人太甚,刚想发作,转念想到“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便忍气答道:“自然是朱青荷。”

    “只怕未必。”马昭贤摇摇头。

    话又说不下去了,赵士龙发觉他支吾其词,完全是有意拖延,这是为了什么?他心想,闯出大乱子来,张华山的纱帽不保,换个新县令来,自己未见得像现在这样上下其手。利害相关,不能不好好想个办法,非把这件事办妥了不可。

    于是他沉住气,慢吞吞地说道:“大人,我有两句肺腑之言,不知该说不该说?”

    “说,说!尽管请说。”

    “我是为了大人着想,不过或许说得不中听,请大人鉴其微忱,谅其率直。要这样,我才敢奉陈。”

    “言重,言重,言重!你是贵客,我决无慢客之理,你尽管请说。”

    有了这句话,就是保证不至于发脾气,赵士龙知道,话就说重些也不碍了:“大人,你老何苦管此闲事?朱青荷一案,既不是睢宁管辖,又不能到宿迁传提人证,办不出一个结果来,倒是阻挠宿迁办案,似乎难以辞咎。京里言官,极其嚣张,闻风言解,参其一本,请问大人该当如何?”

    这话软中带硬,托词言官上词可能是张华山会告上一状,无论如何是自己的理输,马昭贤不由得动容了。

    “再说,朱青荷到底是不是片面之词,谁也不晓得。就眼前而论,有她夫婿指名呈控的状子,‘送忤逆’就凭尊亲一句话,所以朱青荷是逆伦要犯。大人把她留在睢宁,却又当她原告,并不收监,万一夜长梦多,畏罪自杀,或者出了其他意外,以致不能归案,请问大人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这番话马昭贤还不过觉得咄咄逼人,词锋甚厉。鲁一帆却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已听出其中威胁的意味,卫虎无恶不作,党羽众多,说不定弄出个人来,一刀刺死了朱青荷,那时马昭贤怎么交代。

    于是他开口了,“大人!”他说,“这闲事以不管为宜。大人请想,这一案中既能盗去尸首,自然也可以杀人灭口。睢宁县安然无事,何苦弄件命案出来自找麻烦?”

我的书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