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第2/2页)
历并不美好。    每天写不完的作业还算好,她多花时间多用功就好了,最可怕的是努力后的辱骂。    世上的差生分两种,一种是不学习的差生,老师们会指责他们态度不认真,跟家长说孩子脑袋聪明,就是不肯学习,如果肯好好学,成绩一定不会差。    而另一种差生是学习了的差生,有为学习付出,只是因为太多的红叉,老师就会批评不好好学,要是替自己辩解,还会被指责说谎,或者更惨,被老师骂蠢。    姚青青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转过一次学,那是噩梦的开始。    两地教学进度不一致,导致姚青青在转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时不及格,因为她没学过。    可没人去了解为什么,只看结果。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父母老师失望的眼神是个沉重的打击。    小姚青青自然想学好,但她没碰上对的老师,她去请教,只不过因为一时没跟上老师的节奏,加上她先前不佳的成绩,老师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    小姚青青自信心遭打击了,动摇了。    尤其日后,明明努力学习了,只不过因为一时的成绩不佳,就要被辱骂蠢笨,到后来她也相信了,她学不会的,因为她笨,再努力也没用。    心理暗示的效果很好,姚青青成功成为了努力学习的差生。    穿越前姚青青可能还能混个三本,毕竟后世大学多,但如今——    她太有自知之明了,与其让她报考,还不如让姚青山来考呢。    她学习真不行。    她对学习有浓重的阴影。    只是这点她意识不到,她相信她就是学不会,不是读书的料。    可姚妈一脸期盼的望着她,她只能咽下想要说的话,委婉地说:“妈,我都多久没看书了,课本知识早就忘了。”你老别希望太大。    姚妈比她有自信多了,能考上高中的人就比没考上的强了。    而现在念高中的,都是推荐上大学,学校又是半学半工,能认认真真读书学知识的有几个?    她觉得辍学三年的姚青青没比在读生差多少,只要花时间捡起以前的知识,再往后学学,肯定能赶上。    她计划,“……你在家学一阵子,把水平赶到高二,到时候我给你找关系插到县里的高二班,你就可以参加高考了。    “你要是担心上工耽误学习,就不做了。”姚妈也是有魄力的人,家里的劳动力说少就少,也是姚青天回来的正好,给了她底气。    姚青青幸福又痛苦,幸福在于姚妈对她的支持,痛苦在于她知道她考上的希望不大,她怕辜负姚妈。    姚青青低头,拧手指,沮丧地说:“我不是很想上学,也不是很想考。”她怕她考不上。    “为什么不考?难道你就一辈子养猪吗?以前上的学就为了识字?”姚妈恨铁不成钢,语气严厉起来。    她看到一条光明的道路出现在女儿的面前,结果对方却不愿踏上去。    “没有。”姚青青小声反驳,眼眶里泪水在打转了。    听出姚青青说话声的异样,姚妈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吓到她了。    她以为姚青青还在害怕当初女知青自杀的事,没有走出来。    她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她的心也动摇了。    “把头抬起来,是我错了,你长大了,这些事你自己决定,我也就是告诉你。”姚妈揽过姚青青,把她抱在怀里。    “妈,对不起。”姚青青闷闷地说。    “这有什么对不起,不就是高考嘛。”无论怎样的未来,都比不过孩子健康平安。    如果上学会刺激到姚青青,那就不学。    门外,姚爸下工回来,就看见抱在一起的母女俩。    “这是怎么了?”他笑着走向两人。    第13章 013   借书    “没什么。”姚妈并非隐瞒姚爸,而是不想在姚青青面前再次提及。    此事便轻飘飘过去了,姚妈再也没和姚青青提及此事。    但姚青青自己纠结上了,好几晚偷摸跑进空间,翻开爷给她买的《数理化丛书》。    她倒是没看进去,就是借此陷入某种她也说不清的状态。    半个月后,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恢复被废弃的高考制度。招生对象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全国陷入疯狂。